1.陕西中医药大学(陕西 西安 712046);2.陕西省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(陕西 西安 712046);3.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藏象理论重点研究室(陕西 西安 712046)
※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No.81974584)
中医药学在《黄帝内经》“三阴三阳”思维模式引领下,构建了“三阴三阳六气标本中气”关系模型,后世张介宾为代表的医家,借用这一模型,表达藏象经络关系,丰富了藏象经络知识内涵;张志聪为首的钱溏学者,应用这一思路,阐发伤寒六经病证的发病机理、证候演化规律,解释《伤寒论》六经病证的相关条文及其临床治疗处方用药,成为伤寒六经气化学说的核心内容。
张登本,李翠娟,陈震霖.《黄帝内经》“三阴三阳”标本中气理论在伤寒六经辨治中的应用※[J].,2022,21(5):1-6